MBA论文代写| MPA论文代写| 工程硕士论文代写| 经济管理论文代写| 国际贸易论文代写| 医学护理论文代写| 文学论文代写| 项目管理论文代写| 建筑工程论文代写| 教育教学论文代写| 农业推广论文代写| 代写法学论文| 体育论文范文| 工商管理论文代写| 公共管理论文代写| 艺术论文代写| 会计论文代写| 环境论文代写| 计算机论文代写| 财务管理论文代写| 物流管理论文代写| 新闻传播论文代写| 金融学论文代写| 人力资源论文| 心理学论文代写| 化工论文| 机械论文| 石油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哲学论文| 代写英语论文| 电气论文| 对外汉语论文| 通信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应用文写作| 思政论文|

天天论文代写网可提供代写毕业论文,代写职称论文,代写硕士论文,代写代发表等服务

在线客服

于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 177872917
电 话:13838208225
王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 996588827
电 话:13503820014
当前位置:首页>论文资源>教育教学论文代写
论文资源
大数据时代高校辅导员发展创新路径探析
作者:admin 日期:2020-10-20 16:41:30 点击:787

摘要:大数据作为一种认知世界的新工具、新方法,在推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量化研究、整体性分析、个性化及智慧教育等方面创新转型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面对新的教育情境,高校辅导员应不断提高自身人格修养,注重自身学识养成,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积极弘扬家国情怀,这也是大数据时代高校辅导员发展创新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辅导员;创新路径;

 

大数据是指那些大小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尺度,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1](P57大数据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技术和研究视角,也促进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的变革。首先,大数据开启了学生教育管理量化研究的新阶段;其次,大数据推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从局部分析转向整体性分析;再次,大数据推动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的发展;最后,大数据推动学生教育管理迈向智慧化发展之路。近年来,大数据已逐步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也已成为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科学力量。[2]同样,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也迎来了数据管理”“智慧教育的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研究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积极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利用大数据推动辅导员的创新发展。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教育环境的变化必然要对教育者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结合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转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具备良好的数据素养。

大数据时代,高校辅导员一是要提高数据的敏感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行为和网络活动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高校辅导员只有对学生的数据信息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才能更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情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引导。二是要增强数据挖掘能力。辅导员要善于在数据信息中寻找规律,发现潜藏在数据之下的未知关系。三是要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大数据容量大、种类多,在海量的、种类繁多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四是增强数据呈现能力。要求辅导员要把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

2. 提高伦理道德水平。

大数据在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精准性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伦理道德问题。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对学生的动态追踪监控,学生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暴露了个人隐私。尤其是借助数据的关联性,能够获取学生生活习性、人际网络、行踪位置等隐私信息,这些数据信息虽然对教育管理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和宝贵价值,但是如果这些学生个人隐私信息被滥用或泄露,将会严重侵害学生的权益,甚至威胁到学生的人身安全。辅导员是学生数据信息的主要管理者和使用者,提高数据管理与使用的伦理道德水平,是大数据时代对辅导员的特殊要求。一是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全面知法、严格守法。二是准确把握合理采集使用数据与不窥探学生个人隐私之间的边界,正确把握好这个,既是保护学生,也是保护自己。三是不断提升个人品德修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更好地发挥教师的道德教化作用。

3. 拓宽工作思维视域。

一是相关性思维,就是注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在采集的各种类型数据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性,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从中探寻其内在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将为有效进行学生教育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价值参考。二是整体性思维。全盘思考、纵深剖析学生的思想行为数据,发挥数据的聚合效应,形成整体性的信息库和数据链,做到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化了解每一名学生,将会有力促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创新。三是动态性思维。学生教育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的实践过程,在以往的学生教育管理中,因为只能掌握学生在一个时间点的静态状况信息,容易造成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分析判断出现偏差。在大数据时代,可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记录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交活动,并形成动态的数据链,能够精准掌握学生思想行为的动态脉搏,对于增强学生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大有裨益。[2]

4. 培育知识创新的能力。

教育活动的本质是知识的传递,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和书本已经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尤其是在线教育的迅猛发展,使诸多高校都把课程推上了互联网,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也能够以极低的成本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优质网上教学资源,并且在每一个领域、每一门课程将来都会出现一些经典的教学资源,这些网上的经典课程资源可能会成为学生的首要选择,甚至取代本校教师的课堂讲授。[1](P321大数据时代,可以预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知识的创新并通过更好的管理和服务来吸引学生,这些必将成为高校辅导员价值的重要体现。不断提高知识创新能力,既是教育者对自身的要求,也是面向大数据时代辅导员创新发展的现实要求。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辅导员发展创新的路径

1. 提高自身人格修养,做好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作为高校辅导员,要有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能否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环节都能坚持正确的立场,在各种诱惑面前能够时刻擦亮自己的眼睛,在多重选择面前坚持自己的定力,这些都是境界、胸怀和格局之的具体体现。强化人格修养,辅导员需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砺、不断参悟,但归根结底,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决定人生的高度,也制约着人生发展的程度。只有正确把握,做到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才能拥有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最终才能形成自己人生发展的大作为。大数据时代,立德树人更是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高校辅导员因自身岗位职责与学生接触紧密,年龄也与学生比较接近,最应做好学生的知心朋友人生导师。辅导员的言行举止都会在学生的眼中留下印记,人格风貌都会在学生的心中形成判断和评价。所以,高校辅导员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引领学生。

2. 注重学识养成,做好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浪潮,必将推动教育形态、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深刻变革。高校辅导员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升级自己的学识构成,才能真正在教育工作中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一是要成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前沿者。青年学生总是最新电子产品的主力消费者,也是网络技术应用的时代弄潮儿,高校辅导员只有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敏感者,才能成为学生的同行者。二是要站在学科知识的高原上。辅导员的学识养成,并非要在特定的学科或专业有很深的造诣,而是能够关注多学科、把握多维度,注意从综合性层面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三是成为学生选择知识的领航员。随着教育主体多元化、教育形态多样化,辅导员既要在专业方面解决学生如何学习知识的困惑,更要在思想层面解决学生选择何种知识的迷茫,要将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蕴含于显性知识的传播过程之中,引领学生在选择知识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

3. 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做好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基本教育目标。创新是以知识为原料展开的较为深层次的探究,是个人的能动探索[5],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不仅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压制了他们的个性,限制了他们思维的发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辅导员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大数据技术和数字媒体的发展,各种信息无处不在,学生生活在不断刷屏眼球时代,在这种教育情境下,高校辅导员要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更符合学生选择接收信息习惯的沉浸式教育。沉浸式教育是指教育者凭借创新性的情境再现、环境创设和心境营造,使介入其中者的思想和行为能够对接教育者的主导思想和行为,并通过情感的带入产生不自主、无意识的接收、认同甚至追随,润物细无声地激活人们内心潜在的追求真善美的正能量。沉浸式教育可以更有效地开发灵活的思维方式与认知方式。高校组织的主题文化活动和近年来广受学生欢迎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都属于沉浸式教育模式的运用。随着大数据和5G技术的运用,能够实现多人同步、实时互动,让参与者完全置身于虚拟世界之中的VR沉浸式教育方式将是未来教育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此外,注重实践教育,加大实践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比重,创新学生考核评价方式,从知识、素质、能力、实践、创新等方面优化评价体系,也都是培育学生创新思维需要同步改进的工作。

4. 弘扬家国情怀,做好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西方的反华势力通过各种手段试图阻碍中国的和平崛起。尤其是利用网络媒体编造谣言,制造反体制、仇恨政府的舆论氛围,都进一步表明西方势力多样且无形的遏制仍在持续加剧。由于大学生涉世未深,人生阅历有限,以及受各种不良社会舆论的影响,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历史虚无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还有很大市场,甚至还存在被西方反华势力和社会极端势力误导和利用的现象。这些都警示我们高校辅导员必须有所作为,积极成为弘扬家国情怀的担当者,成为青年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新时代的家国情怀,不仅是热爱祖国山河的壮美,更是要自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大数据技术既能帮助我们获取更丰富的教育资源,也能创造更有效的教育模式,辅导员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富有实效的相关设计,有机地融入各种教育载体,滋养广大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其把家国情怀从情感升华为信念,并将其转化为奉献祖国的积极行动。

参考文献

[1] [4]涂子沛.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3]李楠,张凯.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4).

[5] 刘湘顺,唐莹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的价值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3).

 



论文资源 | 期刊资源 | 论文模板资源 | 论文代写技巧 | 站内资讯 | 代写论文交易流程 | 代写论文业务范围 | 联系我们 |
收缩
  • 电话咨询

  • 13838208225
  • 135038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