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技巧
模板资源
精华论文
面对临床医学论文代写中的真实性学术不端问题,医学科技期刊的编辑有责任和义务去发现、指出和解决,从而发挥科技期刊对论文的把关作用。那么作为论文出版核心环节的编辑,我们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呢? 笔者认可以从作者、编辑自身以及专家这几方入手,具体策略如下。
1 向作者索要原始数据 原始数据是产生信息、让我们获得知识,进而构建理论指导生产和发展的源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长期以来由于文章表达规范和版面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将全部的原始数据呈现在论文之中( 增强出版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8] ) 。但在审稿及编辑加工稿件的过程中,编辑是可以向作者索要原始数据的,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若是作者不能或不愿提供原始数据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对其研究的真实性持有怀疑态度。需要更加仔细地审稿、推敲,怀疑的问题未经解决绝不能轻易发表。
2 从文章整体及宏观的角度入手,注意写作的严谨
性和逻辑的缜密性 不合理地改写或杜撰论文者往往关注论文中单个部分数据的分析和撰写,因为不是真实发生的,所以不存在数据的内部真实性,故当放眼全文阅读时,往往会出现首尾不相呼应、自相矛盾的情况。出现这些问题时,高度提示论文的真实性存疑。与此同时,我们还特别需要注意从宏观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像是中医学所讲的“整体观念”“天人合一”。比如,笔者在工作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虚寒型肺疾病是传统中医疗法,该作者写于某年夏天于头伏、中伏和末伏对患者进行 3 次贴敷,写作规范,行文严谨,但是审稿意见是: 真实性存疑。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该年度有 4 个伏天,即头伏、中伏、闰中伏和末伏,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闰伏,需要对患者进行额外贴敷,故而总共应该是 4 次贴敷。而文章中是贴敷 3 次,与该年度的实际情况不符。所以我们认为不能仅仅孤立地去看文章,要把文章放在临床实际中,放在自然环境下去看,同时注意写作的严谨性和逻辑的缜密性,从而对其真实性进行判断。
3 重视同行评议专家意见,必要时可请多位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 与很多西方科技期刊的编委会专家办刊不同,我国大部分科技期刊是编辑部编辑办刊。西方科技期刊审稿多采用的是同行评议审稿制度,其优势在于这能够更广泛地借助领域内众多专家、学者的聪明才智,弥补编辑部人员知识面相对有限的缺点,从而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9]。目前大部分我国科技期刊的审稿流程是以三级审稿制度为主干,同时参考同行评议审稿人提供的外审意见。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同行评议的力度,一篇论文可请多位专家审稿,特别是对于有争议的论文更要如此。专家能够发现行业内不为编辑和其他领域读者所知的问题,对其科学性进行把关。
4 核查投稿系统中作者的基本信息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点之外,有同人[10]研究发现可以利用作者在投稿系统中的基本信息审核论文的真实性。真实性存疑的稿件在投稿系统中记录的作者信息量非常少,往往只有必须填写的项目; 部分作者手机号码归属地与研究开展地点和单位所在地不相符; 邮箱、用户名、密码呈以“作者姓名 + 后缀”批量化命名的特点; 与作者沟通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作者对研究内容不清,无法报出自己姓名的情形等等。通过对作者基本信息进行审查,编辑可以尽早发现不合理的投稿,这些投稿可能是代写、代投的稿件,其真实性值得怀疑。
真实性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我们有必要去传播真实可信的科研成果。对于临床医学研究论文而言,受试者、干预措施、疗效指标、统计学处理和研究方案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向作者索要原始数据等方式来协助判断研究的真实性是否存疑。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若遇到涉及真实性的学术不端问题时,可参考出版伦理委员会 (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COPE) [11]中提出的“如您怀疑捏造数据该怎么做”板块,如“考虑从另一名审稿人处获得第二份意见”“联系作者解释顾虑,但不做出直接指控”至“通知审稿人结果”等一系列流程来处理,切不可忽视和无视。洁净的学术空气需要作者、同行评议专家和编辑的共同努力。
热门论文: